白衣炫五月 | 護士王曉群:我們在崗位上發(fā)揮青春價值
今年35歲的王曉群是余姚市婦幼保健院重癥醫(yī)學科的一名護士,早上八點,王曉群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。她麻利地換好護士服,做好消毒工作,走進ICU病房。這里,就是她每天奮斗的地方。
王曉群給人的印象是說話爽氣,走路帶風,做事麻利。她說,這可能跟她以前在急診室工作有關(guān),搶救室里每天上演的就是生死時速,容不得她有半點的拖沓。
從事臨床護理16年,不管在急診室還是在重癥監(jiān)護室,見過了太多的“生死瞬間”,王曉群更加清楚:“救人如作戰(zhàn),勝負分秒間,多出一秒,我們就多出一分救治勝算。”
臨床護理的工作內(nèi)容瑣碎,需要護士們工作效率高,但更需要的是嚴謹,不管是打針還是換藥,都要再三確認清楚,容不得一點差錯。尤其是在重癥監(jiān)護病房,更需要她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。
重癥醫(yī)學科實行的是無陪護病房,患者家屬無法陪同。所以這里的護士不僅要給患者做日常的醫(yī)學護理,還要像家人們一樣耐心地做一些生活上的照顧。
”一般家屬做不到、做不好的事,他們都做了,還做得非常好。”一位家屬說,自己老父親在醫(yī)院治療大半年了,自己親眼看到,護士們春節(jié)等節(jié)假日都沒有休息,工作跟平時一樣,態(tài)度還很好。“再挑剔的人也會從心里佩服,老人們都把他們當親人。”
家屬的理解,讓王曉群十分欣慰。她說,我們也為人子女,換位思考一下,就很容易把這些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,盡心照顧。
王曉群說,其實起初從事護士這個職業(yè)時只是把它當成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,但是在過去的16年時間里,她基本上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,與患者相處的點點滴滴讓她逐漸明白護士這個職業(yè)的偉大。雖然很辛苦,但王曉群覺得一切都值得。
2020年年初疫情暴發(fā),形勢嚴峻,得知單位需要醫(yī)護人員馳援武漢,王曉群覺得自己各項條件都符合,便主動請纓前往。她舍下自己的小家,緊急收拾行李,交接好工作,就在2020年1月28日(大年初四),隨浙江省第二批醫(yī)療隊前往武漢,在武漢奮戰(zhàn)52天,圓滿完成自己的使命。

王曉群所屬的援鄂醫(yī)療隊被國家三部門表彰授予全國衛(wèi)生健康系統(tǒng)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。她個人被評為浙江省逆行援鄂杰出護士、寧波市第二批戰(zhàn)“疫”先鋒、寧波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。今年4月她被評為余姚市2020年度巾幗建功標兵,5月被評為2020年度余姚市最美護士,面對榮譽,王曉群坦言:“其實我們的工作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輝煌,只需要在平凡的崗位上,用自己的真誠守護生命,實現(xiàn)愛與價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