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總是離不開手機怎么辦?教你三招!
最近,廣大家長朋友們的內(nèi)心OS:
暑假里,為了讓娃放松放松,看手機、玩電腦就沒怎么限制。現(xiàn)在開學了,孩子沒收心,仍舊手機不離手,PAD不離身,好言相勸不聽,暴力動粗不行,不知如何是好......
過度使用電子產(chǎn)品對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影響主要表現(xiàn)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影響身體健康。過早沉迷于電子產(chǎn)品,除嚴重威脅視力健康外,還會影響腦部發(fā)育、睡眠時間不足、形成難以戒除的上癮,導致他們注意力缺乏、認知力延遲、學習能力下降。
二、影響心理健康。長期與電子產(chǎn)品為伴,減少了與他人接觸的機會,會產(chǎn)生性格孤獨、自閉癥等問題,甚至引發(fā)各種心理問題。
三、影響性格和能力。長期與“電子玩伴”在一起,容易成為“宅男”“宅女”,阻礙社交能力以及影響孩子性格、語言等能力的發(fā)展。
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讓孩子放下手機呢?下面這三個方法可以嘗試一下。
身教勝于言傳
對于青少年,如果父母嘴上說玩手機不好,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甚至責罵玩手機的孩子,而自己卻一直在孩子面前拿著手機看,孩子必然會感到心里不平衡:“憑什么你們就能玩手機,我就不可以?”
這樣做會導致孩子的認知失調(diào),增加負面情緒,并且,很有可能會在家長監(jiān)控不到的時候,報復性地使用手機來尋求內(nèi)心的平衡。同時,這樣也會讓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。
年齡較小、自制力相對較差的孩子,抱著手機不停地玩,可能是下意識的,只是感覺無聊而已,這很有可能是對于與他們關(guān)系比較親密的成年看護者的一種模仿。
這個時候,家長要先審視自己的行為。家長在孩子面前拿起手機的時候,要和孩子說明正在工作或者學習,其他時間都要自覺地放下手機。比如,當孩子看到父母都在抱著書籍學習,他們也會逐漸喜歡看書。因此,想要孩子學會自控,避免玩手機上癮,父母要先做好榜樣。
陪伴質(zhì)量要高
孩子沉迷于手機,與父母的忽視有很大的關(guān)系。
有的父母對孩子閑暇時間沒有任何規(guī)劃,不會引導和幫助孩子在空閑時間充實自己。孩子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,手機就成了消磨時間的方式。
有的父母總是忙于工作,沒有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,或者陪在身邊的時候,也是不停地用電腦或者手機在工作、學習。孩子感到孤單,只能夠依靠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來尋求安全感。
有的父母由于沒有時間、沒有方法、沒有耐心應對吵鬧的孩子,就把手機塞給孩子玩,作為求得自己休息的方法。這樣的孩子同樣只能從手機哪里尋求慰藉。
父母應多花點時間和精力來高質(zhì)量地陪伴孩子,和孩子一起玩。比如,一起玩積木、玩球、畫畫,和小朋友們出去玩;在孩子做作業(yè)的時候,家長也在旁邊學習;關(guān)注孩子的情感變化并進行科學、有效的溝通。漸漸地,孩子的孤獨、無助和焦慮減少了,在現(xiàn)實中能夠獲得積極的關(guān)注、生活和情感上的滿足,對手機的迷戀自然會減少。
父母高質(zhì)量的陪伴對孩子非常重要。這有助于幫助孩子將注意力轉(zhuǎn)移到對他們成長更有益處的游戲、活動和學習中,引導他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,在鍛煉興趣特長的同時,逐漸擺脫對手機的依賴。
學會積極引導
生活中,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尤其是對于青春期正在發(fā)展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,越是父母反對的事情,他們越反其道而行之,令行禁止的做法反而有可能會加重他們玩手機的行為。
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,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判斷能力,但自我控制能力、情緒管理能力都還在成長過程中,需要家長給予尊重的同時,還要給予支持和幫助。家長可以告訴他們:“我們相信你可以安排好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和使用手機的用途。但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你的視力,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,讓我們非常擔心,所以我們有時候會提醒你,相信你也能理解我們。希望你能針對此事,做出自己的計劃并執(zhí)行,爸爸媽媽可以隨時幫助你。”同時,對孩子用手機查資料、看新聞、看學習視頻等行為要做出贊賞,鼓勵這些使用手機獲取知識而不僅僅是娛樂的行為。
在使用手機這件事情上,給孩子以尊重,讓他們自己來做決定。同時,家長闡明自己的立場,并監(jiān)督孩子執(zhí)行他們的手機使用計劃,適時鼓勵積極的手機使用行為,相信手機就會成為孩子成長的良師益友,而不是牽絆孩子成長的“損友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