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分院動態(tài)】致敬山區(qū)工作40余年的老黨員
他是一位立足本職、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;他是一頭默默耕耘,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守護山區(qū)百姓健康的“老黃牛”,他就是余姚市婦幼保健院(余姚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)鹿亭分院的老院長——黃崢嶸。
從一名普通的內科醫(yī)生,到鹿亭分院院長;從余姚市人大代表,再到寧波市白求恩式醫(yī)務工作者,他身份的每一次改變,都是他對肩上責任的自我加碼,但無論是“行醫(yī)人”還是“代言人”,老院長都演繹得精彩萬分。
習近平總書記把初心定義為: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;走的再遠,走到再光輝的未來,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,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(fā)。而做“山區(qū)百姓健康的守門人”就是老院長的初心和使命。不忘初心,老院長一直把病人當做家人,只要患者有需要,無論春夏秋冬,酷暑嚴寒,他幾乎隨叫隨到;初心不忘,老院長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,想方設法減輕病人負擔,解決患者困難。他總說,山里的老百姓不比外面,能省一些是一些。四十幾年,一萬五千多個日日夜夜,他幾乎踏遍了鹿亭大大小小所有的山路。老院長就是這樣,以百姓心為心,一輩子,只做一件事,那就是——對得起病人。而老百姓也總說,“一遇到頭疼腦熱的情況,總是馬上想到崢嶸,忍不住給他打個電話,再大的事,只要他說沒事,我們就安心了。”這是一種足以感染所有人的信任,而這種信任也恰恰是破解當下“醫(yī)患矛盾”的關鍵所在。
作為一名老黨員,他用身體力行告訴我們,初心是一種信仰,更是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:從醫(yī)院參保人員體檢開始,他總是第一個到達醫(yī)院,為早已等候的老百姓提前拍片;新冠疫苗開始接種,總能看到他在擁擠的人群中維持秩序,風雨無阻;三伏貼下鄉(xiāng),他雖沒被安排工作,卻主動站崗預檢分診,讓更多的職工參與到下鄉(xiāng)貼敷工作中去,緩解下鄉(xiāng)人員不足的困境。一樁樁一件件,老院長用自己的無私、執(zhí)著和大愛觸動著醫(yī)院的每一個職工。